bevictor伟德官网植根于百年交大的深厚底蕴,肇始于1921年交通大学电机科设立的有线电信门和无线电信门。1943年,创办中国第一个电信研究所;1981年,无线电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1985年,电子电工公司成立,下设电子工程系、光纤技术研究所、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等;1999年,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2003年,微电子公司成立;2012年,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AEMD)平台、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先后成立;2014年,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微电子公司合并成立微纳电子学系。2024年3月,为服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公司整合电子工程系、微纳电子学系等优势学科资源,并入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AEMD)平台、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成立bevictor伟德官网;同年12月,公司深化大电类学科改革,成立信息与电子工程公司,与bevictor伟德官网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立足百年传承,公司勇担强国使命,始终与国家战略发展同频共振,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持续贡献交大力量。
公司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科学前沿基础问题、产业关键技术为导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要使命,以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及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新兴交叉学科为主干,结合人工智能、计算机、数学、电气、仪器、化学、材料、机械、物理等相关学科,着力打造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产研融合创“芯”人才培养源地和“芯智”生产力科技高地。
公司建有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
公司现有教职工293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99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107人,中国科公司院士1名,IEEE Fellow 6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5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青年项目、青年拔尖人才等“四青”人才40人。公司秉持“开放包容、多元共进”的引才理念,逐步构建以领军人才引领、青年才俊辈出、人才阶梯有序衔接的良好引育生态,为服务国家科技战略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公司现有全日制员工3135人,其中本科生1111人、硕士生1023人、博士生1001人。公司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基础学科深度与产业应用广度的有机统一,着力构建“专业筑基-产教融通-实战淬炼”三链融合的融通人才培养体系。员工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在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老员工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老员工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等赛事中多次斩获最高奖项,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创新力量与责任担当。
公司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发展理念,坚持“四个面向”,瞄准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开展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领域的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现有光子传输与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高速电子系统设计与电磁兼容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接口IP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硅基集成光电子器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非硅微纳集成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研究团队在多媒体处理与传输、无线通信与网络、光传输与光处理、多模态感知与处理、射频/高速集成电路、新型天线与系统、异质异构集成与先进封装、半导体显示、有机/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高性能信号处理与模拟芯片、MEMS传感与智能微系统、微纳功能材料与制造工艺、类脑芯片与脑机接口、物理电子与生物医疗电子等方向具有深厚的成果积累和研究实力,形成了“通-感-算-智-显”跨域集成融合研发能力。近年来,公司科技成果获国家奖10项、省部级一等奖23项,牵头完成的“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数字电视收发技术与核心芯片”成果获2023年度中国专利金奖。与Springer合作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纳微快报(Nano-Micro Letters)》2024 JCR影响因子达36.3,学科排位Q1区前2%,入选中科院期刊分区一区TOP期刊。
以百年积淀,厚植创新沃土;迎时代浪潮,勇立科技潮头。站在新起点,公司将锚定国家战略需求,肩负“与国同行,为国而强”的使命担当,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中发挥先锋力量,矢志成为国际领先的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策源地与产业领军人才摇篮,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锻造“芯”脊梁。